一年總有那么幾天,除濕機不能停!
這里是湖南,段子里“冬天冷得shi,夏天熱得shi”的地方。是不是不冷不熱、花紅柳綠的春天就會非常美好?非也,你來就知道,這世界不只眼前的茍且,還有濕和角落的蘑菇……
說到相對濕度,我的家鄉被藍色圖例牢牢鎖住,年平均濕度在80%以上,這個概念很難解釋,一言難盡。北方人用加濕器對抗干燥,南方人對此物只有呵呵,我們也要依靠一臺神器抵御潮濕,而且一年總有那么幾天,這臺機器不能停。
除濕機又稱為抽濕機、干燥機、除濕器,一般可分為家用除濕機和工業除濕機兩大類。有趣的是,因為除濕原理類似于空調,曾一度屬于空調家庭中的成員。家用除濕機大多使用冷凝工作原理,也被稱為冷凝除濕機,一般由壓縮機、熱交換器、風扇、盛水器、機殼及控制器組成。
冷凝除濕機的工作方式很像空調,由風扇將潮濕空氣抽入機內,通過熱交換器,此時空氣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,處理過后的干燥空氣排出機外,如此循環使室內濕度保持在適宜的相對濕度。
冷凝式除濕機的技術成熟,性價比高,用壓縮機來實現能量搬運比價節能,成為市場上家用除濕機的首選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種轉輪式除濕機,工作原理類似于用干燥的毛巾將空氣中的水分吸收,然后將水擰出排走,所以它是采用升溫的方式來除濕。轉輪式除濕機的優點就是不會受極低溫度影響,不足之處就是能耗高。
這是個有趣的問題,也體現了很多人的消費觀念,以及生活方式。
我查閱了一些資料,發現全球除濕機的主要產地包括意大利、日本,中國,而且中國出口量很大,在全球除濕機生產制造中地位日益顯著。有趣的是,雖然我們大量出口,但國內對這種家電以及帶來的生活方式并不熱衷,至少沒有被大多數中國家庭接納。哪怕很多區域飽受潮濕困擾,束手無策,卻依然沒有使用除濕機的概念。
身邊用的人少,自然就不了解,所以不關注,而不關注又影響了消費習慣,成了一個閉環。其實在國際上,除濕機的使用早已成為解決潮濕問題最好的方式。
對一種新科技的認識,顯然需要經濟水平的支撐,隨著國民經濟增長,各地生活水準不斷提高,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,除濕機也逐漸回暖,慢慢被大家認可。最近幾年,很多專攻出口的除濕機大廠也開始用心經營本土市場。
好像在北方鬧沙塵暴的時候,我們這也迎來了今年第一場回潮,廣東也叫回南天。無數的水珠憑空冒出,樓層越矮越明顯,瞧瞧,下雨天也沒這么濕過的地鐵站,呵呵了……
早就被朋友們的除濕機種草了,去年疫情期間不怎么敢收快遞,今年終于安排上了,經過夜觀天象,一頓下單猛如虎,趕著嚴重回潮到來之時,收到了快遞。
紙箱比我女兒的小旅行箱大不了太多,外包裝的設計風格偏傳統,不忘印上品牌代言人。我選的是朋友推薦的品牌,銷售量也很靠前。了解一下品牌背景,是20年除濕行業老廠,主導起草了《家用除濕機》行業標準,也就不難理解,他家偏傳統的宣傳觀念還蠻符合人設的。
除去紙箱后,本尊還是很素雅,沒見到海清。拎起來感覺一下,大概也就十幾斤吧,至少我連帶紙箱抬上4樓沒覺得太累。
早就給這臺新機器安排好了位置,沙發邊上,置物架旁邊,這里靠著客廳墻,外墻面防水老化,所以這面墻是潮濕的重災區。黑白配色,跟簡約的家居風格很搭,側面是圓弧形,與一般常見的四方造型不同,正面左側是黑色圓柱設計,據稱有羅馬柱的靈感,也像南方喬木。
正面設計依然傳統,logo在正中偏上的位置,還挺中國式的,不偏不倚,很中庸。二字還是書法體,看多了花式logo設計的炫酷的字體,再看這個logo覺得大氣,國貨品牌嘛,就用毛筆字。
底部的萬向輪潤滑好,無噪音,在木地板、瓷磚、大理石磚上拖了幾個來回,沒雜音也沒留劃痕。背面是進風口和過濾網,還有一個繞線搭扣小設計,平時挪動房間或者暫時收納的時候非常方便。
頂部的設計頗有點意思,顯示界面有一個小仰角,看產品詳情說明有13°,是基于人體工學的設計。雖然并沒有覺得功效很明顯,但讀屏和操控還是比較順眼順手,不用刻意調整視角。頂部回型出風口避免了出風直吹向人,也比較美觀,就是有些擔心小東西掉落進去,家有小孩或者寵物的要特別注意。
操控的邏輯很簡單,所有按鈕都是觸屏按鍵,輕觸即可觸發。開機后,可選擇模式:手動除濕、干衣、空氣凈化,模式會循環滾動,清晰明了。
+和-按鍵可以在手動除濕模式中使用,選擇我們需要的濕度目標,跟空調的使用邏輯一樣,達到既定目標就會待機。
其他還有負離子、自動、風速、定時這幾個功能選項,可以根據場景需求來開啟或關閉。從我個人喜好而言,我更喜歡手動模式,選擇自己需要的既定濕度,所以自動就不太感興趣。
負離子和風速還是用得多,比如在陰沉的空氣中,為了除濕會將門窗關閉,心里會有憋悶的自我暗示,開啟負離子功能,空氣會清新很多,從物理上,也從心理上,營造健康的室內環境。
風速的選擇,作為普通家庭用戶來說,我覺得多半從節能和靜音的角度來看。風速有三檔,全功率運行時的聲音也不算大,但在睡眠或者伏案工作時,會下意識地讓身邊更安靜一些,這時調低一些風速就好了。
插播選購要點:說到噪音,不得不提一下所有冷凝式除濕機的共有特點——壓縮機工作噪音,所以我們關注壓縮機的質量。例如,這臺除濕機搭載了日本壓縮機,功耗和噪音都控制得比較好,理論噪音不可消除,但實際上把噪音壓制到最小的范圍。
新機器拿回家沒幾天,大面積返潮來襲了,溫度其實不低,但屋外雨水不斷,屋內陰冷,似乎又回到了冬天。廚房墻壁的瓷磚上全是細密的水珠,地面只要留下水漬,就一直不會干。
把機器推到廚房里,為了看到明顯的效果,我關閉了廚房的門窗,這就是一個基本封閉的小空間,減少室內整體濕氣對廚房除濕效果的影響。
不到一個小時,再看看廚房墻壁,水珠不見了,只留下一點痕跡。進入廚房后,也覺得呼吸的感覺有些不同,明顯干爽了很多,沒有了潮濕空氣里的混雜氣味。
空氣中的水到哪里去了呢?當然不是憑空消失,所有的水都到了機器下方的儲水箱里,這里要好好說說除濕器的另一個重要選購要點——除濕量。
插播選購要點:除濕機的除濕量是一個重要指標,這臺DYD-T22A3,在型號里就有標了除濕量——22升/天。這個數值當然是越大越好,但也要考慮到家庭的實際空間大小,匹配就好了,除濕量越大,價格也越高。
拉開下方的水箱,可以看看從空氣中抽走的水有多少,水箱自帶提手,很方便。如果是長時間開機,隔一段時間可以排空水箱,不然水箱滿了,除濕機會自動停止,安全性很好,但影響了除濕的效率。
如果真的遇上特別潮濕的時候,我說的一年總有那么幾天,一定要全天開機,這時可以打開背面的排水孔膠蓋,接上排水管。
如果除濕機這么用,還是有些不盡興,對南方來說,衣服潮濕無法晾干也很頭疼。我把機器提到了陽臺上,頂部藏了一個提手,別錯過這個細節哦。
有門檻或者高差的地方,可以提起來,很方便,對成年人毫無問題。
這時的濕度真的很高,接近90%,到處都濕漉漉的,我把陽臺窗戶關閉,再關上臥室與陽臺之間的推拉門,開啟干衣模式。
拍攝的時候,我剛回家沒多久,身邊都是濕漉漉的,衣服濕的,鞋濕的,雨傘全是水珠,更郁悶的是有件衣服的面料不咋樣,潮濕中散發一種淡淡的異味,南方人都懂的味道。然后就是等待,等待,你如果守著,也很難感覺到濕度變化,我離開了陽臺進入屋。
等我再來到陽臺的時候,驚訝地發現空氣聞起來很舒服,衣服干了很多,其中那件散發的異味也幾乎消失了,雨傘也幾乎全干了。
繼續干衣模式,直到衣服全干,我趕緊收進衣柜,不然又會吸附潮氣。干衣模式自動設置為6個小時,如果我們想自由控制,可以將除濕機連上網絡,利用手機app來控制。
當然,先要下載的App,目前看來這是一個自主獨立的App,還未接入其他生態。蘋果和安卓都是對應的版本,下載很方便。
App的名字叫做智能。
注冊后,選擇設備,然后根據提示操作,連接網絡,輸入WiFi密碼……
界面功能還是很實用的,遠程控制輕松易學?;镜哪J角袚Q、風速調節、手動設置濕度都可以通過手機App控制。
除濕機很好的解決了南方潮濕問題,作為除濕家電,還附加空氣凈化和負離子功能。新入手的除濕機的體驗還是不錯的,小結一下:
優點:
1、身材小巧,輕便,外觀設計有特色;
2、22升/天的除濕量很合適家庭使用;
3、風量大,體感溫度舒適,運行噪音小。
建議:
1、可考慮附贈排水管;
2、建議在頂部的出風口增加標識,防止隨身物品掉入;
3、家中每個智能電器都要下載App比較麻煩,未來希望廠家能達成一致,達成共享。
在沒使用除濕機之前,我曾用過油汀烘烤衣服,油汀烘干的衣服趁熱摸起來好像干了,可一涼下來又是潮乎乎的;用空調除濕模式,效果緩慢,而且吹出來的風有些冷,房間里的感覺冷颼颼的。有了除濕機的加入,家中的潮濕問題終于能得到較為全面的改善,不論是家居空氣還是食品衣物,都能保持干爽清新,真是舒適很多。
我已經在策劃新的家居干衣除濕環境,結合烘干機、智能晾衣架、除濕機……,組成一個更高效、更有針對性的健康家居場景。